台北藝術節。藝遊未盡
http://www.taipeifestival.org/  

演出時間|結束時間|節目名稱
2008/08/07 2008/08/10 2008臺北藝術節 金枝演社《浮浪貢開花 Part 1 & 2》台北場次
2008/08/07 2008/08/10 2008臺北藝術節《加利哥的故事》
2008/08/15 2008/08/15 2008臺北藝術節─台法跨國偶戲音樂劇場《戲箱》
2008/08/22 2008/08/24 2008臺北藝術節《黑暗裡有光》
2008/08/29 2008/08/31 2008臺北藝術節《華嚴經 之 心如工畫師》
2008/09/05 2008/09/06 2008臺北藝術節《這一夜,路易‧康說建築》

【優惠折扣】
預購期間(台北5/13-5/31)購票者,購票全面75折,最低票價恕無折扣
※臺北藝術節套票相關資訊,請逕上「2008臺北藝術節」(連結www.taipeifestival.org)洽詢。

---------------------------------------------
「台」戲我很愛‧幸福也入味~
融入雜耍、歌廳秀、國台語老歌的《浮浪貢開花 Part 1 & 2》又擱來囉!


《浮浪貢開花 Part 1 & 2》是金枝演社近年得意力作,充滿懷舊「台味」奔放演出,席捲老中青三代觀眾,開創出「帶爸媽去看戲」的新版「親子劇場」風貌。在首演一票難求的空前盛況下,今年度金枝一連上演兩戲,巡迴台北、台中、嘉義三地,加倍溫暖失之交臂的觀眾。
浮浪貢,台語發音ㄆㄨ、ㄌㄨㄥˇ、 ㄍㄨㄥˇ,泛指無所事事、會亂說話,常令你忍不住想罵他兩句,感到可氣又可愛的人。故事描繪一位浮浪貢阿才,離家十五年後返鄉,交織了愛情、親情及友情的種種趣事及感動。
讓我們搭乘懷舊的時光機,一同打開心靈故鄉的門窗,跟著「浮浪貢」浮草般的人生,看他如何落種、發芽、開花……

--------------------------------------------

印尼創世紀神話史詩
加利哥的故事 I La Galigo

世紀大導演羅 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
8月7日─8月10日,啟動神與人的宿命劇本

夢幻魔法…。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羅伯‧威爾森優雅地講了一個不凡的故事。-紐約《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
羅伯‧威 爾森藝術創作之豐沛與影響無人可及。-美國文化學者Susan Sontag

20世紀最重要劇場導演、美國白宮「美國國家設計獎」終生成就獎得主,羅伯.威爾森創作橫 跨多種領域,紮實的美術和建築背景,成就了他以精簡和超現實著稱的劇場風格。

本劇改編自6000頁、印尼南蘇拉威西島流傳的
是一種史詩創生神話,一個關於神與半神半人之間,命運、愛情、冒險、暴力、空虛、贖罪的旅程,由布吉司人透過口述與繪畫保存。而 它的出現,讓全球研究學者驚奇地發現,世界偉大的文學遺產,出於印尼的蘇拉維西南部的布吉司。
這齣被《紐約時報》形容為「夢幻魔法(Visionary Magic)」的大製作,集結超過八十位優秀的印尼演員和樂師,吟唱古老的布吉司歌謠,台上並有 一位真正的祭司,守護著這充滿祭儀性的演出。
舞台設計及燈光概念仍出自羅伯.威爾森之手,僅 僅紅、藍、黃等三種元素,即變幻出數百種光色和氛圍。印尼傳統的民俗藝術:影偶戲、舞蹈、工藝服飾,在羅伯.威爾森潔淨簡練的構圖下,煥發出一種無國界的 魔幻美感。

-------------------------------------------------

戲箱 La Boîte

戲箱內友誼在滋長 戲箱外愛情正醞釀
兩個劇團 六個偶師 意外的不期而遇 …
《戲箱》360度轉出一段惺惺相惜與 一場美麗的幸福進行曲


一齣融合真人、音樂與偶來呈現愛情與友誼的跨國浪漫作品
一場結合法國、台灣兩種截然不同文化的音樂劇場~

為了討生活而四處演出奔波的兩個劇團在路上不期而遇,阿公把玩起一輩子沒見過的法國大戲偶,法國團團長鐵律則試著操弄台灣掌中戲翻起跟斗,技術不佳的他不小心把偶摔倒在地而對自己生悶氣,眾人安慰他。兩團一起到酒吧狂歡,法國團長女兒瑪麗與阿公孫子阿齒互有好感愛苗滋生,很難得相遇的兩人卻因為阿齒撿到了瑪莉的超大胸罩而有了見面的機會並唱歌互訴衷情。一場台法偶戲藝術拼台的偶戲音樂劇場轉動戲箱說說唱唱…

《戲箱》舞台是一個360度旋轉的超大戲箱,兩層樓高,可推可關可揭幕可掀蓋。神奇的戲箱,打造一個萬花筒般的劇場效果:既是演員的家,是台灣的彩樓,是法國的戲台,是光影的屏風,更是多媒體的超大螢幕!演員在戲箱外展開戲夢人生,進了戲箱全都縮小比例成了法國戲偶與台灣掌中偶,虛實交錯的真實世界與偶戲小天地,交織出打破語言藩籬的人性幽默與真切情感,《戲箱》保留台法傳統偶戲藝術技巧,結合現場樂師與演員,轉出一段惺惺相惜的同行情誼與,一個幸福的愛情故事。
製作群 

-----------------------------------------------

印尼創世紀神話史詩
黑暗裡有光  Sin Sangre

西語系最狂野 劇場導演
璜‧卡羅斯‧ 薩卡爾 Juan Carlos Zagal
8月22日─8月24日,血與愛、恨與溫暖,在電影式的劇場上演。

除了創意的舞台 視覺外,最重要的還是「電影戲劇團」演員準確、程式化的表演讓觀眾目不轉睛。嚴謹製作煥發出的戲劇魅力,讓苦澀艱深的故事變得易通易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改編自義大利作家亞歷山卓‧巴瑞柯(Alessandro Baricco)小說,以電影與劇場的雙型式,讓觀眾進入戲劇的無時間感,體驗一個既冷酷又溫暖、既黑 暗又有光的情緒空間。

這是一個關於愛與寬恕,一個不知道發生在何時何 地的故事。以倒敘法回憶那烽火的年代。
三個男人千里迢迢,趕著夜路,忽然,遠方傳來槍聲,空氣裡充斥著血的氣味。小女孩尼娜躲在地洞裡,隔壁則是被屠殺的 父親與哥哥,殺父仇人蒂托搜索著活口。他掀開地洞的門,看到小女孩綣縮成一枚小海螺那樣完美,與之前的血腥殘暴相比,這裡是簡直就是充滿著溫暖與明亮。於 是,他關上地洞的門,讓外面的世界兀自狂風烈烈。烽火年代,時隔五十年。尼娜終於和蒂托又再見上面,復 仇的黑夜裡有人性的曙光乍現……,舞台虛實交織的視覺效果,鋪陳出一則殘酷又悲憫的人性故事。
(感謝大塊文化提供以上節目部份介紹文字)

演出製作/智利「電影戲劇團」(Compania Teatro Cinema)

總導演/演員/音樂設計 璜‧卡羅斯‧薩卡爾(Juan Carlos Zagal)
義大利原著/亞歷山卓‧巴瑞科 (Alessandro Baricco)

西班牙語發音,中、英文字幕
約90分鐘,無中場 休息
--------------------------------------------

香港 進念˙二十面體
抓住「光」為重要媒介與像徵,深沉又奪目 地展現心與世界相容自在的境界。 -周倩漪,台灣《表演藝術》 巧妙地玩出「法言」、「梵唱」和「佛 光」。 -石琪,香港《明報》

《華嚴經》
《華嚴經》乃講述關於心和世界二者之間的關係的 一本佛教經典,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是中國華嚴宗的根本典籍。《華嚴經》是佛陀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初成正覺首次宣講的佛法,首次開示 佛境界不可思議的莊嚴華麗,微妙甚深的緣起之法,以及轉凡成聖、菩薩修行成佛的階段。此經並非以語言聲音演說,而是佛陀以全身放光啟示與會的菩薩及天人神 主等,再由普賢菩薩透過語言、文字、象徵等種種方式來演繹。

藝術與宗教的交會
藝術和宗教本來是一體,宗教以藝術手法提昇人對 宗教精神的體會,藝術也持著一種宗教的情操,才能有著一種不停超越的動力。胡恩威編導及設計,進念‧二十面體製作的《華嚴經》結合了佛教哲理與多媒體和現代舞台藝術,進行一次藝術與宗教互動的實驗,藉著演繹佛在說法中使用的色 光,誦悉梵文字母及發起廣大的心靈願力,從而開展出宗教藝術的撼動力及無盡的啟發性。由進念演員和來自南京的藝術家擔綱演出,連同一眾法師參與「華嚴」字 母唱誦。


------------------------------------------
這一夜,路易‧康說 建築  The Life and Times of Louis I. Kahn
香港 進念˙二十面體

沒有 光,就沒有建築
生存的 理由就是要去表達。
學習的 靈感源自生活。
設計要 求的是對規律有所理解。 ── 路易‧康


用多媒 體音樂劇場的形式,將「建築」融入其中,…旋律流淌中,是與路易‧康 的一次美麗邂逅。-香港《文匯報》

《這一夜,路 易‧康說建築》是由胡恩威開創的多媒體建築音樂劇場系列的首個劇目,二零零一年香港首演,同年載譽重演後,二零零二年應邀到波蘭克拉科夫第二十七屆國際另 類戲劇節上演,二零零七年於香港再度演出。本劇以建築師路易‧康的生平和理念發展而成。

路易‧康被喻 為二十世紀現代簡約主義的先鋒,是一九六零年代一位最具啟發性的建築師,其創作理念及建築作品,對其後的建築師產生了強大的影響,改變了八、九十年代的世 界建築美學。安藤忠雄 (Tadao Ando)、 諾曼‧科士打 (Norman Foster)、 邁可‧格拉福斯 (Michael Graves) 或多或少都是受著路易‧康的影響。

胡恩威以路易 ‧康對建築的看法,在劇場實驗光、空間和物料的相互關係。並特別邀請香港電視劇教父、王家衛和林奕華的老師──甘國亮,參與演出,飾演路易‧康。在香港從 事傳媒工作已超過三十年的甘國亮,於電視、電影、電台及寫作多方面均有卓越的成就,不少創作更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這次接受導演胡恩威的邀約,入木三分的 演技,就連聲音都到了維妙維肖的程度,讓觀眾見識到敬業與才華的徹底展現。

「人山人海」 音樂人、黃耀明和鄭秀文御用監製蔡德才負責的音樂,從路易‧康的哲學和演講錄音開始,實驗莫札特的樂 曲。香港《mcb音樂殖民地雙週刊》評論蔡德才的現場音樂演出:「美麗鋼琴主奏的Post-Rock式樂章……甚具劇場音樂的感染力。」

進念‧二十面體(香港)
進念‧二十面體,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前衛實驗劇 團,成立二十六年,一直以其對媒體科技發展的敏銳觸覺,詮釋多媒體創作與劇場演出的互動關係,實驗與探索「舞台空間」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可能性。進念導演胡恩威,運用舞台空間、文字、錄像及現代科技等元素進行的劇場創作,把「舞台空間」與多媒體的互動發輝到極致。2008年,台北藝術節將帶領觀眾,印證進念與胡恩威的多媒體「舞台空間」,獲邀來台的兩個節目,是關於不同多媒體「空間」的探索:關 於精神心靈空間 - 《華嚴經之心如工畫師》;關於建築空間 - 《這 一夜,路易‧康說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