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萊自開演電影網)
原來《哭泣的沙皇》這部片在2005的台北電影節有放過,還不錯看,裡面飾演亞歷山大的演員好帥喔 >W<
算是了解沙皇保羅一世,這個在位時間最短的沙皇(1976-1801年),怎麼離開皇位的野史之一
片中描述的是因為保羅有躁鬱症,對於國家大事、認命官員及決定貴族頭銜的決定都很輕率,
並且過於理想化,心思都放在制定一些小細節上面,不像管理一個超大俄羅斯的沙皇
因而他最親信的彼得公爵決定造反革命,推保羅的兒子亞歷山大出來接位沙皇,很多貴族及官員也一呼百諾,想要擺脫被一個瘋子+笨蛋統治的日子



但亞歷山大是個乖小孩,不想反抗父親,也不願做出篡位的事情,他甚至想要立憲,把政權還諸於民

不過到最後,保羅察覺有人要造反,因為他的父親彼得三世,也是因為下面的人革命造反而被幹掉
聰明的彼得公爵承認自己是叛軍首領,但其實是為保羅做反間諜,並趁機引亞歷山大入罪,因而又讓保羅相信了他一次,簽下了要槍決亞歷山大的命令
結果保羅這次相信的是要毀掉他的魔鬼,
於是,彼得公爵帶著那紙命令去找亞歷山大,要他做出決定,亞歷山大動搖萬分,本來還是拒絕的
但是為了俄羅斯的未來,他也知道自己的父親不適合當沙皇,而且在奶奶凱薩琳女沙皇還未去世之前,就曾告訴他有意讓他接位沙皇
所以,算是天命如此吧,於是亞歷山大就簽了要保羅退位,他接任的命令

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他一簽了,反抗的革命貴族就去殺害保羅
保羅大概也早知道自己的命運,還把守衛都叫離開,讓自己面對這件慘事
但最後,保羅似乎沒死,但也已經面目全非,對保羅比較好的大臣找整容師來幫他整容,但書是舌頭要割掉.....好狠阿
然後宣布保羅死訊的同日,亞歷山大接任沙皇,安定民心

然後聖彼得堡的居民們歡欣鼓舞的慶祝
照理來說是該有點感傷的,不過大家還是很高興
看起來保羅對居民的一般生活做了很多限制及封鎖吧
而且,那年剛好是1801年,是19世紀的開始
後來亞歷山大一世在位1801-1825年


這是保羅一世,與皇后的劇照



本片是導演緬里尼可夫「俄羅斯十八世紀王朝」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背景是在彼得大帝以及凱薩琳女皇當政,將俄羅斯終結中古世紀、全盤西化後,領導無方、後續無力的一段動盪時期。

故事的張力在保羅一世複雜鮮明的人格裡發揮極致,看他在宮廷明爭暗鬥的陰謀裡穿梭、在君臣父子信任與背叛的遊戲裡游走,最後他成了出局的棋子,是俄國歷史裡「弒君傳統」中,逃不出宿命的犧牲者。

影片從報訊兵前來通知凱薩琳大帝駕崩開始,王子保羅於是登基成為沙皇,史稱保羅一世。他長期受制於母親的攝政,形成狂鬱心態;中年即位,所作所為卻常令群臣不解,以為他幼稚,甚至精神有問題。譬如他將貴族與農民的權利義務擅自變更,並且誇言重新統一天主教和東正教,還因此蓋了異教教堂,激怒宗教界。他對法國大革命也表現了極度的恐懼,然而當拿破侖奪權後,又對拿破侖表示信服,企圖與英國斷交,而遭到與英國有往來的貴族、商人的反對。

也許他真的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待實現,但舉國上下都沒有也不想給他機會。1801年他在聖彼得堡被人殺死。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策劃這次政變的的兇手很可能就是環伺在他身邊的軍官將領與王宮貴族,包括他的兒子,也就是隨後繼位的亞歷山大一世。



--
葉卡德琳娜二世時代(凱薩琳女皇)可以說是俄羅斯帝國的第二個強盛期,帝國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當大的新版圖。
1768年,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俄土戰爭爆發,在1774年以凱納甲湖條約的簽訂而結束。根據這個條約,俄國取得了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亞的韃靼則從奧斯曼帝國獨立,而葉卡德琳娜在1783年吞併了克里米亞。
1787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爆發,1792年戰爭結束,俄國將其勢力伸入巴爾幹半島;雖然奧斯曼帝國沒有被俄國完全趕出歐洲,但已不再是俄國的嚴重威脅了。在西方,俄國則趁著波蘭國勢日虛之際,與普魯士、奧地利瓜分波蘭。

身為一個歐洲的主要國家,俄國也無法避免的參與了與拿破崙法國的戰爭。
1812年6月,拿破崙率領了60萬大軍侵略俄國,比俄國正規軍大兩倍以上,而且裝備更加精良。但在拿破崙推進的同時,也同時面臨了過度擴張的問題。俄國使用了焦土戰爭的策略,又遇上俄國寒冷的冬天,使得拿破崙遭遇了災難性的慘敗:不到3萬人能回到他們的祖國。在法國軍撤退之際,俄國軍則推進到中歐和西歐,最後到了巴黎的城門邊。在反法同盟擊敗拿破崙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視為歐洲的救世主。

關於拿破崙及亞歷山大一世的交手--
1812年,拿破崙已成歐洲的霸主。但他不能容忍俄國國王亞歷山大一世仍不向他屈服,便興60萬大軍直奔沙俄。 由於當時俄國採用焦土政策,即把所有東西全部燒掉。這給了拿破崙的軍隊一個非常大的困難。因為戰線太長,天氣寒冷,加上沿途甚麼都被燒光,這使拿破崙非常頭痛。好不容易才進駐莫斯科。          9月14日,法國軍隊終於進入莫斯科,但這只剩下一座空城。於是拿破崙進駐克理姆林宮,但夜間又發生大火。於是他便信給亞歷山大要求和議。但求和一事遭沙皇拒絕。無可奈何,拿破崙撤兵了。撤退時,俄軍立即追擊。經過多番轉戰,終於在11月28日渡過別列津納河,逃過追擊,返回法國。經此一役,拿破崙的大帝國己一蹶不振。他返回法國時,身旁只剩下2萬多士兵己而。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