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魏本是活在1883~1945年間的音樂家
這部片用了許多聲音及畫面來悼念他
但不是像一般的紀錄片, 單純以安東魏本演奏時的樣子, 或是用訪問他的親友的片段來組合
主要是用一些隱喻的手法~~~
比方說手,有大半的畫面都有手,或是只有手

例如安東魏本的手可以演奏鋼琴,可以雙人聯彈,可以教孩子(盲童)彈琴
可以譜曲,可以修改樂章,可以在樂譜上面畫畫
當然他的手也可以為別人鼓掌,或是製造黑暗中光線流動效果給孩子看

盲童的手,可以是觸摸點字書的手,也可以是流暢彈琴的手
甚至可以拿起拐杖敲擊出他們心中憤怒

在戰爭裡士兵的手,可能是在壕溝裡被炸死還握著槍枝的手,
可以是挖出戰友的手,或許哪天也被埋在土堆裡露出幾根手指頭

納粹軍人的手,是毀滅音樂及創意的劊子手
一堆書籍樂譜成了製造營火的木柴,我想到了焚書坑儒這種不斷發生的歷史

母親的手,是幫小孩收拾行李,拿軍帽送行的手
也是感嘆兒子戰死沙場無力需要安慰的手
祖父的手,是擁抱孫女,幫孫子蓋被子的手
是點燃菸草拿著菸抽的手

毀壞城鎮的軍人,可以用手拂走鋼琴蓋上灰塵,彈奏美妙音符
守夜的軍人,則是舉槍瞄準,瞄準月亮、瞄準未暗的窗戶,
當然也瞄準了安東魏本手中點煙的光亮
砰砰兩聲,窸窣倒下的聲音,我們知道一個音樂家在1945年的大戰期間去世了

簡單的黑白畫面,沒有對話,但配著音樂(雖然我還是記不得音樂)
卻能讓想像奔馳,真不錯
不過我們都很想知道,安東魏本的音樂教室被納粹查封後
那些到教室門口前抗議的幾個盲童,被帶上軍用卡車後,命運是如何?


http://movie.kingnet.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187670964 
1991年出品 / 35釐米 / 黑白 / 26分鐘 ( 台灣 )
類型:音樂
級數: 
國別:比利時
語言:法語
片長:26分鐘 ( 台灣 ) / 26分鐘 ( 比利時 )
導演:蒂埃里克諾夫 ( Thierry Knauff )
>>more
劇情:

一首詩,就是一種生活。關於人物生平的傳記影片,往往以年代劃分作為記事基準,旁白條理清楚,鉅細靡遺地介紹主角。而在這部關於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作曲家Anton Webern的紀錄片,導演摒棄任何敘事性的對話,以連串意味豐富且獨立的鏡頭,清晰地架構出Anton Webern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音樂。

身為第二維也納樂派主要作曲家的Anton Webern,1883年生於維也納。他並不是多產作曲家,終其一生只有發表了31個作品。他是知名作曲家荀柏格(Arnold Schoenberg)的得意門生,也因而成為提倡十二音樂技術的發聲器,而之後他創新的作曲理論,也發展成音列主義(Serialism) 。

影片跳躍式呈現Anton Webern早期在母親的帶領下接觸音樂,而後成為知名荀柏格的學生,將他的十二音樂技術發揚光大,而後戰爭爆發,他因為視力問題短暫的軍隊生活,而後成為指揮家及作曲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火車意外中痛失愛子,以及納粹政權中的所遭受的政治迫害,到最後在美軍佔領奧地利後流亡生活中不幸喪生。動盪不安的時局,本片感性地道盡Anton Webern曲折的一生,饒富詩意並充滿指射。




[巴卡](Baka),是非洲赤道附近,喀麥隆東南方的雨林裡,一群原住民巴卡匹美矮黑人的紀錄片
片中記載著他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會不會算是他們的夏令營ㄚ?),
從他們自己斬草除枝,編造草蓬開始,
女人們的動作真是快,光用幾捆細長的枝幹就可以造出個蒙古包
然後用類似姑婆芋的葉子蓋在枝幹上面,就成了一個遮蔽的小窩
但是大概颱風一來就會整個被吹走吧XD

非洲原住民的夜晚是很多采多姿的
(至少我看阿波卡獵逃、十支獨木舟及本片都會這樣覺得)
因為他們沒有電視、書籍及其他物品,所以夜晚就會聲營火,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或是村莊裡的長老會講故事給大家聽,然後用歌曲讓大家記得這個故事
那些歌曲,有時候只有一句話(例如:FOFOLO追太陽,第一個起床先出發;或是:康巴的水瓢飄走,河又大又深。。。。),但大家就會不厭其煩一直唱,連唱個十多分鐘吧。。。(會很助眠XD)
其中有一段是白天,幾個女人在水裡打鼓的(可是看不見鼓),非常的酷~~~
他們不僅是打鼓(還有打水),水花濺上來的畫面相當有power
堪稱視覺聽覺都令人驚艷及震撼的音樂

影片後半段,是村中婦女拿水果祭拜森林之神
然後晚上大家共舞狂歡追尋森林之神
有個全身掛滿草蓬的人(說不定裡面不止一個人),就會一直在廣場中旋轉,大家圍著或跟著草蓬人歌唱跳舞
可能有人簇擁的關係,草蓬人才不會偏離軌道太遠

片尾,他們搭建出來的小窩安靜的立在森林裡
村民一個接著一個不知道要去哪裡
所以我才會猜測他們只是去哪裡辦夏令營,儀式進行後就可以回家了
不過根據kingnet上面的解說,似乎是因為雨林濫墾有威脅到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才要離開到下一個森林

「巴卡」,是匹美矮黑族人他們的名字,在他們的語言裡,「巴卡」意為「鳥兒在枝頭上棲息」。
當樹枝逐漸消失,鳥兒們會為消失的是樹木吟唱感謝之意,然後飛向另一片樹林。

關於巴卡更多的論述,這個 何穎怡的台北大耳朵 寫得非常詳細,值得一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