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轉貼自開演電影網)
1895 in Formosa,這部片在講的是1895年台灣被清朝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起而對抗日本皇軍的史實,由於主角是客家人,所以全片幾乎都是以客家話為主,但也間或有閩南話,以及日本語,整部片聽起來很國際化. 而配樂也是我覺得比較讚的部分,不過中間的地方配樂有時候也有點怪。
今天由於比較晚岀發,在中山北路還剛好遇到警察把長春-民生東這段靠近國賓飯店的的僈車道封鎖起來,因此到達美麗華的時間就更晚了,結果劃位劃在B2,也就是第二排的最邊邊,但是螢幕有夠大的,而且邊邊會彎曲,視覺上很怪.雖然後來有稍微換到沒那麼旁邊的位置,但看起來還是有點累。
我本來對這部片有點過度期待,不過由於有看過試片的人,覺得這部片像看圖說故事,所以就降低了很多標準,不過實際上看起來,的確會有那麼點落差.主要是由於會覺得這該會是大場面、調度很多的電影(類似投名狀),不過也許是經費沒那麼多,因此在呈現上有點精簡,於是在一些覺得該很澎湃的大場面,感覺上有點稀疏....會有點像電視劇的感覺,所以千萬不能抱著要看大場面的心情去看,這應該比較算是小品的電影。
不過在劇情鋪陳,以及揭露的史實上,應該是夠完整的.片中主要以苗栗吳姓客家村義勇軍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此外也有從日本來的醫官的眼光,來看這件革命屠殺的感覺.
我想這部片拿來當歷史及客家語的教材還滿好的,因為簡單易懂不會太難.
這雖然是部戰爭片,不過也把客家女性的能幹勤快描述得很好,也由於這些女性在家庭的貢獻極高,影響力很大,所以感覺上算是以母系社會為主,婚姻狀況也都是單純的一夫一妻.至少片中苗栗吳家以及新竹北埔姜家,都沒有老太爺在,都是年輕頭家的能幹媽媽在主事. 除了基本的生活作息之外,還描繪岀客家女性在男人不在時,還是可以下田耕作收割,很團結的照顧彼此,甚至連抓賊都沒問題 XD,滿彪悍的.
關於那些台灣祖先怎麼成軍到打游擊戰襲擊日軍,以及後來本地的土匪草莽的加入,讓望族及土匪產生了內鬥爭執,以及上戰場的人對家人的牽掛,還有中途想放棄的過程都有拍出來.
其中姜紹祖倔強剛烈的性格,雖然很衝動,也讓他與土匪軍多所爭執,但是那樣的堅持,卻也是成為後來大家軟弱的時候,能夠站起來再繼續堅持抵抗的寄託.對義勇軍來說,不想把名字改成日本的,不想忘記自己是誰,不想讓東洋番來佔領祖先打下來的土地,就是它們誓死捍衛的最主要理由.
雖然站在妻子或母親的角度上,都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及兒子上戰場丟了生命,而紛紛採取柔性攻勢讓男人回來家裡.不過想想直接歸順的日子也不一定好阿,如果沒有去爭取過,怎能知道可以有什麼樣的不同未來呢.
最後,也講到對於女性貞節的保守觀念.當時的人都認為,女人進了賊窟再出來,絕對都不是清白的,因此若就這樣回去,儘管你是因為被俘虜的,回去還是有可能被打死. 這種指責真的是很超過,都不管人家若真的被污辱,是遭受到多大的身心創傷,反而還為了面子及什麼清白而落井下石! 可是以前就是這樣,我想,有時候人會墮落或想不開,其實是被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及一群冥頑不靈的人所害的.
結論,這是部平實和緩的電影,講了我們可能都會疏忽的台灣歷史,男主角溫昇豪很帥,有種充滿正氣的感覺,楊謹華也很溫柔婉約,還不錯. 只是有時候一些場面或對話有點刻意,讓人發噱,至於大場面的問題,一開始就說了,大概就是這樣.

美麗的黃賢妹(楊謹華 飾)曾遭土匪擄去,後來雖平安歸來,卻沒人相信她的清白。秀才吳湯興(溫昇豪 飾)不顧流言依約娶了她,信任與愛令她銘感在心。為了抗日,吳湯興投筆從戎,組成了客家義民軍。當他率領客家男丁為保家衛國而奮戰時,他的妻子黃賢妹則與全村女眷共同染衣耕作,作為他的強力後盾。
吳湯興起初屢戰屢捷,後來卻在新竹阻擋日軍失利,並陷苦戰於苗栗。由於兵力懸殊,加上武器糧餉所限,他最後僅能以游擊戰術,拖延日軍南下的速度。原本並肩作戰的清官眼見大勢已去,紛紛逃回中國,使他處境更如雪上加霜…。
盛夏時分、荷香蟬鳴,黃賢妹於苗栗溪畔漂布時,竟意外遇見了牽馬路過的日本軍醫森鷗外…,原來日軍已兵臨家園,情勢嚴重顯然超過了預期…。吳湯興最後卻仍不幸身亡。哀痛逾恆的黃賢妹,傷心之餘決定投井…。
本片由《天馬茶房》製片葉金勝,與曾以《純屬意外》於亞太影展獲得好評的導演洪智育合作推出,故事改編自以【寒夜三部曲】享譽文壇的客籍作家李喬的大作【情歸大地】,講述了1985年清末期間,台灣士紳群起抗日時,一名客籍義勇軍領袖吳湯興與他妻子黃賢妹之間一段歷經生離死別、互信互愛的動人的愛情故事。
演員則找來了楊謹華、李佳穎、溫昇豪及張書豪等人,歌仔戲一姊唐美雲及演員徐樂眉也在片中演出。歷時兩年籌備、耗時十個月拍攝,拍攝地遍佈台灣三十多處名山勝水,包括瑞芳、九份、基隆、新竹橫山、苗栗、彰化八卦山及墾丁等地。

- 導演洪智育&台灣文學大家李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