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頭到尾都沒出現的男演員,靠著妻子的尋找,追尋他的蹤跡
最後才在火車意外事故中知道真的失去了他
賽布斯基未完成的片子,繼續藉由他身邊的人的尋找來完成
最適合飾演他的人,本來想爭取機會,到最後卻因為崇敬了解了這個人
反而不想成為他
但也從他留下來的杯子,去找尋那些他曾說過事蹟的真相
有時候會出現戲中戲,似真似假,
他的妻子伊莎貝過於瘋狂的行徑,真不討喜,兩人的愛情到最後似乎變成苛求
但是有一段伊莎貝在HOMEPARTY裡面跳舞,畫面乎近乎遠,以及伊莎貝搖頭的配合不賴
還有她捉弄那些公開恥笑她婚姻的人,讓那些人在旋轉的遊樂器材上轉不停,拍成那樣也很了不起,
那批PARTY ANIMALS從開心,狂喜,到疑惑怎麼機器還不停,接著對於伊莎貝感到憤怒,要求她快把機器弄停,口出穢言及威脅,然後大家身體開始不適,有人嘔吐,最後只能閉上眼睛,身體變成像洋娃娃一樣,腳斜斜的在機器上面跟著離心力轉阿轉,這一段我覺得還滿有費里尼的感覺,呵呵。
劇情介紹--
以敏銳與不妥協的態度,呈現其本國政治與社會變遷的波蘭大師華依達,影像創造極具張力,他擅長運用象徵性手法,也借用繪畫作為他視覺結構的靈感來源。華依達以本片向演員賽布斯基(Zbigniew Cybulski)致敬,同時也是一部關於華依達本人之作品。故事敘述電影導演安德烈在電影《一切可售》(Everything for Sale, 亦為本片英文片名)的拍攝過程中,男主角(以賽布斯基為創作原型)突然神秘失蹤,這部主要演員不見了的電影,該如何拍下去?
出生於1927年的賽布斯基,1955年以華依達執導的「抵抗三部曲」之一《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聲名大噪,其感情豐沛與具爆發力的演技,加上叛逆青年的個人形象,讓贏得他波蘭詹姆士狄恩之稱,作為波蘭戰後的銀幕新寵,同時也是波蘭戰後的流行文化代表,在當時極具影響力。賽布斯基在1967年企圖跳下行駛中火車,意外中不幸身亡,短暫的演藝生涯,留下超過40部以上的電影作品。
華依達雖然只跟賽布斯基合作四部影片,卻一直希望有機會再度合作,對華依達來說,賽布斯基本人就值得為他拍部電影。1967年賽布斯基意外發生的那個晚上,華依達正在倫敦討論拍攝關於賽布斯基的電影劇本,死訊從導演波蘭斯基的電話中傳來。過了許久,華依達才終能面對賽布斯基從此無法再演出他的電影的事實。
在《尋找賽布斯基》中,華依達刻意不用賽布斯基的名字、照片甚至電影片段。電影中的演員跟隨著賽布斯基的腳步,談著他的趣聞,來到仍留有他痕跡的地方。華依達也讓參與本片拍攝的演員飾演自己,並由演員自由發揮。片中穿插戲中戲的片段,真假交雜,多重層次的呈現方式,是華依達對電影本質與現實的觀察,虛構的劇情混和真實的回憶,淡淡哀愁的筆觸,不只是對賽布斯基的追憶,也是一個關於電影工作者的電影,為華依達導演生涯中最個人化的作品。
內陸帝國,
![]() |
|
好可怕的180分鐘,完全不知道這部片要拍到什麼地方去
第一個小時,從流淚的女孩眼睛看到只有沙沙畫面的電視,接著是奇怪的兔子家庭脫口秀,
然後是奇怪的老太太造訪妮琪,對話越來越奇怪,時間突然就跳到”明天”
然後是妮琪接到新戲的角色,與男主角開始對戲,接著奇怪的事情漸漸發生
第二個小時,是妮琪或是新戲裡面的角色,開始有點混淆。
妮琪與男主角戴文隨著劇情的推進,似乎跟劇中角色一樣,開始有情愫產生,
然後他們有可能跟之前的主角一樣都被謀殺身亡........
接著有一大堆的不明橋段,從不明白的場景出現,似真又似幻想
妮琪不斷的走進幻想裡面的門,再從門走到另外一個幻想,然後幻想中又有指示她去看什麼地方,然後看著看著又進入別的場景,然後好幾段可能是平行處理的幻想相繼出現或交錯,而且出現的人物跟妮琪的關係也不太了解,其中一個男的,好像是她的丈夫,可是是哪裡冒出來的阿.....然後又開始跟之前演出這個劇本的角色連結,所以一下是幻想的,一下是往事重現,一下是幻想中的幻想,一下是戲中戲,然後不時會出現個兔子脫口秀,所以想搞懂已經太難.........
第三個小時,前半小時的混亂延續中.......可是突然又可以跟之前的劇情連結..似乎開始有一點關聯性出現....突然妮琪真的被謀殺了,她快要死去了,遇到的遊民自己聊起天來,然後妮琪就吐血身亡,突然有人喊卡,這段戲拍完........。
戲殺青後,妮琪走出戲棚,剛剛的東西恍若隔世,然後突然她又走入另外一個戲院,播著剛剛的她,及現在的她........她走入一個樓梯,然後又是一串的找門開門,.........,最後其中一扇門的門房號碼與她演的劇本一樣,是47。然後走進去之後,是閃爍的舞台燈。又回到一開始流淚的女生場景,妮琪走到那女生的房間,跟她接吻,接著消失,彷彿戲已經結束。然後女孩好像得到救贖般,擦乾眼淚,走出封閉的空間,回到家裡,跟丈夫小孩團聚.........
沒看過本片的人,一定不明白這串東西在寫什麼。。。說真的,我也看不太懂
但感覺上就像是一層一層地平行及垂直發生的劇情,一個個交代,然後又互相交叉的相連起來
從外而內,一層層往內探索,然後再往外,一個個解開
由於還不太了解,所以,只能說,這部片能拍成這樣真的很了不起........
<穆荷蘭大道>也是這個樣子嬤?
劇情介紹-- |
跳躍,非線性的敘事是大衛林區刻意的表現方式,他的作品中劇情之詭譎怪誕,情節發展之支離破碎,往往令人無法拼湊出完整故事。大衛林區曾對此提出看法,他認為電影創作過程是一個在無意識發展下的過程,如同作夢一般,甚至連他也不全然確定這些的真正涵意。作品風格強烈,影片氛圍深沈迷惑,他所創造的詭譎影像總是深植影迷心中,劇情本就不是重點,這就是大衛林區迷人之處。 本片敘述好萊塢知名女星Nikki鄰居不預期的來訪,告知她將獲得開拍新片的主要角色,但這部影片的開拍,將會導致不祥。第二天,Nikki果然獲得參與新片《On High in Blue Tomorrows》的機會。影片開拍排戲當下,她才瞭解這部新片為一部未完成的影片重拍。改編自波蘭吉普賽的傳說,片名為「四七」,也可說是咒語,而最終無法完成的理由,是男女主角在影片拍完前夕神秘地慘遭殺害。 Nikki不久後就發現自己被有女人殺手之稱的對手Devon所勾引,如同戲裡她所飾演的角色Sue。也許她真正身份是Sue,Nikki只是她的分裂角色,也許她只是為了逃避他危險的丈夫…如同《穆荷蘭大道》裡的女演員Betty一般,Nikki也在恐懼之中跌入如夢魘般的迷宮,演出自己在不同的劇本裡演出另一個角色。Betty的夢境與真實之間的狀態也許還有跡可尋,而這個分界點在Nikki的身上則無法辨識。 很驚人地,本片在完全沒有腳本之下拍攝完成,大衛林區也坦承直到電影完成之前他也無法確定電影會是什麼樣的呈現,劇組完全根據拍攝當天的喜好來決定拍攝內容。而影片中有如串場的兔子場景片段,則是由他完成放在網路上短片的剪輯而成。《內陸帝國》也是大衛林區使用數位攝影機拍攝完成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作為他正式對以往電影製作告別的宣言。 |
錄影帶謀殺案,
|
覺得很像是在看去年的那個地下天堂影展.....而且很晚才放(晚上11點45分)
年代有點久遠的影片,誇大幻想對於媒體蓬勃發展會帶給社會的影響
對於最後真相感到有點ooxx,不過,那年代可以幻想成這樣,也滿了不起的
當然現在媒體的傳播已經到了一個不知道該怎麼說的境界,現在不只是電視電影,還有網路,YOUTUBE,MSN等,資訊的傳遞到了一個無遠弗屆的地步,然後美國、中國等,都怕大家被那些資訊洗腦什麼的,中國極力防堵一些境內的新聞流出,美國則持續製造好萊塢電影宣揚美國的英雄主義。
又讓我想到,<安娜床上之島>最後一段那個美國人,對於講西班牙語的人,就一律歸類到拉丁美洲人,管她是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智利.....,如果會講阿拉伯話,就直接歸類到恐怖份子。什麼鬼阿!
若不要想太多,這部片,我覺得還滿讚的阿~~~ 現在會覺得悖離常道的電影大多都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