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能是 16 個人和微笑的人的圖像 【#我不是藥神】

影片改編自於2015年發生的陸勇案,講述一名印度神油店的老闆從印度走私代購一種用於治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之藥物「格列寧」的仿製藥的經歷。這部片引發中國進口藥價過高的討論,也得到2018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新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獎,去年認識此片就覺得該看,前陣子MOD總算上檔。

 

看完後覺得得獎得實至名歸,男主角徐崢的演出非常有溫度,從痞子到大老闆到認真扛責任的善人,都非常入神,最後20分鐘,影片風格從搞笑轉為沉重,但許多人性的喜捨卻也逐一嶄露,實在很感動,含著淚看完。以下可能有雷。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這是個真實的時代悲喜劇,還好後來片中的藥已經納入醫保,2002年本來在中國大陸得粒性白血病的存活率僅30%,2018年已經提高到85%,至於這個數字的差異,應該就在於用得起藥的人變多,買不起藥絕望自殺的人變少。

片中印度藥廠說「印度是窮人的藥房,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印度買藥,找到一線生機」,不知道現在還是否這樣?有些新藥物挾著新開發及有效之姿,開著高價大賺一筆,沒有在管有多少人用不起,這時候錢又變得很重要,因為沒有錢買藥肯定活不下去。

所以賣印度神油的程勇,在房租繳不出來、爸爸血管瘤要數十萬元開刀(有健保真好!),離婚的老婆想把兒子移民到國外,諸多如麻事疊壓,鋌而走險幫一群粒性白血病友走私印度藥品也只是剛好。瑞士正廠藥價格要3萬7,印度藥卻只要2000,價差無比大,但效果卻是一樣的。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藥廠不是福利機構,而是營利機構,甚至是要對眾多股東負責任的掛牌企業,一切利字當頭,因此也許很多新的病,都只是藥廠跟醫生合作,把某些指數標準值往下調,落入有病的人就變多了,而得吃藥的人就變多?

片中的瑞士藥廠可能還有跟政府掛勾,積極追查打擊印度藥,以免影響他們的利潤,畢竟沒有印度藥時,大家只能買3萬7的藥,不然就等死。

生命竟是如此脆弱,生殺掌握在某些人的手裡,為了活命只好找縫隙找出路。賣假藥的也看準大家的心態,隨便用麵粉+止痛劑做個錠狀就說是神藥,趁機大發利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樣會有甚麼樣的業報?

 

主角程勇本來只是搭個順風船,走私賺錢解決燃眉之急,但想到走私與販售假藥要擔負的刑責,一家老小不能餓著,放棄了這門高風險生意,殊不知也把一群生死與共的病友推入地獄。

 

直到看見自己的一個決定,可以救人也能害人時,良知才戰勝了自我保護。雖然他還是擔負了刑責,也損失許多金錢,但也在眾多病友的迎送下,看到所謂的價值,大家互相成就彼此在這世間的課題。

可能是 4 個人和微笑的人的圖像

 

所謂的慈悲心及福德心就是利他之心,願意苦人所苦、擔負責任,甚至轉變了局面,真正讓更多人受益,那麼這一趟在人間的生命已經值了。

很多病友想活下來,其實是為了孩子跟家人,為了他人的心念,才讓自己更有力量。其實如果不是我們可以面對的功課,老天也不會莫名的施予病痛。

與其悲嘆命運多舛,不如試著嘉許生命的勇敢以及靈魂想升級的渴望。

 

高中同學敏慎也正在與病痛共處,學習人生的功課,萬分祝福一切平安,老天不會捨得這麼早把你收了。

#Kira的浮光掠影

 

看到這些藥物不免想到精油,畢竟我就是個不想吃藥的人,所以才會去學習各種保健知識、中醫、芳香療法。

精油不是藥物,但是可以協助人體恢復平衡,作用來自放鬆神經或肌肉,或是加強循環代謝,平時多保養自己,預防重於治療,上醫院用藥物的機率也就減少,而且這才真正的「治未病」。

精油在許多神經性造成的疼痛舒緩相當有幫助,

期許更多人能透過我了解芳香療法也更健康。

 

#其實不時都有陌生網友來問我精油問題

#冰又們想了解手邊的精油怎麼用也可以問我

#沒有被好好使用的精油是很落寞的

#很多精油用法及體驗都寫在粉絲頁

#文章都很長但這就是我的風格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不是藥神 陸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ra 的頭像
    Kira

    能量經絡芳療Kira

    Ki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