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杜魯道之夢,是藉由訪談8位30~35歲的知識分子(有英裔也有魁北克人),闡述總理杜魯道在1970年的魁北克獨立衝突事件後,對加拿大採行雙語文化國家政策之下,他們的童年生活、求學過程,以及對於1995年公投事件的想法及煎熬。
其實若沒有看過這部片,還真不知道加拿大原來在1970及1995年發生過這等大事情。而且也不會知道他們是英語法語並行的雙語國家,更不會知道,他們有人信奉分離主義,有的人信奉聯邦主義,而這些不同的信仰,使得他們在1995年時,國家一度分裂開來。
當時票數非常的接近,拒絕國家分裂的只險勝五萬票吧,原本希冀分裂的近一半人數,其實相當失望。因此在他們這個公投前後,幾乎是全部的人都陷入了相當難過低潮的情緒中。就像我們公司之前,在清算與不清算之間猶疑不定,未來的走向也不明朗,大家就會心情浮躁,無法認真專心工作。~
1970年的雙語政策讓加拿大暫時保住魁北克,大家都一度覺得這是個崇高的遠景,中小學生互相交換,學習法語或英語,大家盡量和諧共處。而且就算有語言隔閡,還是造就了一些互講不同語言的伴侶。其中兩個受訪人就是一對夫妻,他們講了他們相遇及相戀的過程,當初誰也都沒想到,會攜手走10年,而且有一雙兒女。而太太中學時期的法語課成績最差,結果最後變成法文老師,也是始料未及,但卻是個可以激勵學生的活教材!
片中有個印地安人,他父親也是從政的,雖然曾經一度被要求也要走上政治之路,最好可以當讓首相,但最後她還是選擇行醫,並且兼職當演員。我覺得他很酷,他的臉一直讓我想到莫文蔚,哈~~而且他還是個GAY,又能說英語、法語及印地安語,氣質很好很特別。
他曾說到,用不同的語言說話時,思考的方式及邏輯會不太一樣,情緒也不完全相同,比方說,他要追求一個印地安女孩時,那感覺是沉靜而偉大莊嚴的;但如果在蒙特羅(法語),那感覺會是有點瘋狂熱情的;若是用英語的話,他會覺得有點宗教的意味存在,好像跟基督教會比較接近似的。這樣的感覺還滿神秘的~ 事實上,似乎所說的語言,也真的會影響大多數人選擇伴侶的觀感。
除了以上之外,片中也讓我了解,魁北克是個寧靜美好的地方,但是由於他們曾經很強烈的想要脫離加拿大而獨立,表示他們的民族性非常強及積極。蒙特羅則是個放縱自由的地方,那裡的小孩12歲就可以開始喝酒到很晚,而且很早就有性生活,因此那裡的人在這樣的自由之下,不會太拘謹,反而會有迷人的特色。安大略省,則是個比較保守的地方。
看完還記得的大概是這樣~
--
其實若沒有看過這部片,還真不知道加拿大原來在1970及1995年發生過這等大事情。而且也不會知道他們是英語法語並行的雙語國家,更不會知道,他們有人信奉分離主義,有的人信奉聯邦主義,而這些不同的信仰,使得他們在1995年時,國家一度分裂開來。
當時票數非常的接近,拒絕國家分裂的只險勝五萬票吧,原本希冀分裂的近一半人數,其實相當失望。因此在他們這個公投前後,幾乎是全部的人都陷入了相當難過低潮的情緒中。就像我們公司之前,在清算與不清算之間猶疑不定,未來的走向也不明朗,大家就會心情浮躁,無法認真專心工作。~
1970年的雙語政策讓加拿大暫時保住魁北克,大家都一度覺得這是個崇高的遠景,中小學生互相交換,學習法語或英語,大家盡量和諧共處。而且就算有語言隔閡,還是造就了一些互講不同語言的伴侶。其中兩個受訪人就是一對夫妻,他們講了他們相遇及相戀的過程,當初誰也都沒想到,會攜手走10年,而且有一雙兒女。而太太中學時期的法語課成績最差,結果最後變成法文老師,也是始料未及,但卻是個可以激勵學生的活教材!
片中有個印地安人,他父親也是從政的,雖然曾經一度被要求也要走上政治之路,最好可以當讓首相,但最後她還是選擇行醫,並且兼職當演員。我覺得他很酷,他的臉一直讓我想到莫文蔚,哈~~而且他還是個GAY,又能說英語、法語及印地安語,氣質很好很特別。
他曾說到,用不同的語言說話時,思考的方式及邏輯會不太一樣,情緒也不完全相同,比方說,他要追求一個印地安女孩時,那感覺是沉靜而偉大莊嚴的;但如果在蒙特羅(法語),那感覺會是有點瘋狂熱情的;若是用英語的話,他會覺得有點宗教的意味存在,好像跟基督教會比較接近似的。這樣的感覺還滿神秘的~ 事實上,似乎所說的語言,也真的會影響大多數人選擇伴侶的觀感。
除了以上之外,片中也讓我了解,魁北克是個寧靜美好的地方,但是由於他們曾經很強烈的想要脫離加拿大而獨立,表示他們的民族性非常強及積極。蒙特羅則是個放縱自由的地方,那裡的小孩12歲就可以開始喝酒到很晚,而且很早就有性生活,因此那裡的人在這樣的自由之下,不會太拘謹,反而會有迷人的特色。安大略省,則是個比較保守的地方。
看完還記得的大概是這樣~
--
杜魯道之夢
在加拿大那個既優雅又紛擾的杜魯道時代中成長,其實並不容易。本片在加拿大各地訪問了八位在杜魯道時代成長的民眾,其中兩位是安葛羅和法蘭可:安葛羅是分離主義者,法蘭可是聯邦主義者;安葛羅是理想主義者,法蘭可是現實主義者。他們都成長於一九七○年代的加拿大,世稱他們為「杜魯道世代」。
杜魯道世代的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是盤根錯節的。本片導演 Catherine Annau 本人也屬於杜魯道世代,她在片中審視杜魯道以激烈手段重新塑造加拿大所留下來的後續影響。本片採紀錄片形式,造訪加拿大各地為大家所熟悉的景點,例如伊魁特的吹雪、卡加利市的大樓,以獨特的拍攝手法,替這些景點換上一番新面貌。背景音樂也採用了陪伴杜魯道世代成長的音樂,像是 BTO 樂團、Bran Van 3000 樂團、Harmonium 樂團、Mitsou 等。本片可說是一則愛的故事,引領觀眾窺探杜魯道時代的核心價值以及杜魯道世代的內心世界,畢竟未來塑造加拿大的重責大任,就落在杜魯道世代的肩膀上。
杜魯道世代的個人夢想和國家夢想是盤根錯節的。本片導演 Catherine Annau 本人也屬於杜魯道世代,她在片中審視杜魯道以激烈手段重新塑造加拿大所留下來的後續影響。本片採紀錄片形式,造訪加拿大各地為大家所熟悉的景點,例如伊魁特的吹雪、卡加利市的大樓,以獨特的拍攝手法,替這些景點換上一番新面貌。背景音樂也採用了陪伴杜魯道世代成長的音樂,像是 BTO 樂團、Bran Van 3000 樂團、Harmonium 樂團、Mitsou 等。本片可說是一則愛的故事,引領觀眾窺探杜魯道時代的核心價值以及杜魯道世代的內心世界,畢竟未來塑造加拿大的重責大任,就落在杜魯道世代的肩膀上。
Director 導演:Catherine Annau
Produced by 製作人:Gerry Flahive,Yves Bisaillon
Production Agency 製作單位:加拿大國家電影局
1999, 75min 51s/ English, French with English and Chinese subtitle 英法文發音,英中文字幕/ Betacam/ Color 彩色
Award
2000 Chris Award - Category: Social Issues, International Film and Video Festival, Columbus - USA
2000 Canada's Choice Award - Category: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Moving Pictures
2000 Genie Award for Best Feature Length Documentary, Canada
1999 MCTV Best Ontario Film Award, Cinefest, Canada
2000 Genie Award for Best Feature Length Documentary, Canada
1999 MCTV Best Ontario Film Award, Cinefest, Canada
1999 CITY-TV Award for Best Canadian First Feature,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Canada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