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我的MSN名稱除了送貓狗訊息外,又加上了一句「快樂的乏味」,
不少人好奇問我:既然是乏味,為何又會快樂?
這句話其實是從經濟日報2/2登載的克魯曼專欄中的其中一句話,那篇文章就是以下轉貼的「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內容大概是講加拿大用很多限制把金融業變成無聊的撲克臉,但卻因為沒有創新、沒有冒險、沒有花樣,所以躲過了金融海嘯的襲擊。
這個編譯也翻得不錯,因為他也可以翻成快樂的無趣或是愉快的無聊之類的,但快樂的乏味很容易讓人眼睛一亮,但腦袋卻要多轉個幾圈去思考他要表達的意思~
後來我去解讀所謂的「快樂的乏味」,其實也可以套用在一段感情上。
若套用在人身上,那就好像是一個穩定生活,走路只靠邊走,而且從不會突然跳起舞來的人,每天過著無趣的生活,只有國定假日他才會跳舞。所以追女孩的時候會被當作是個無聊的人,而常被發好人卡,所以就繼續這樣擇善固執生活著。就算是有女孩看見這個優點而跟他在一起,過了好一陣子,也會因為沒有變化、毫無新鮮感,而出外打野食,尋求平日沒有的刺激、華麗、快感及冒險,於是就把這個無聊人拋在腦後。
但是過一陣子,女孩會發現,雖然那些新鮮的事物讓她感到有趣,但她真正想要的那個人卻始終得不到,因為才過沒多久,她自己也被別人視為無聊的舊物,因此她想要的人轉身離去尋找下一段新鮮感,於是女孩傷痕累累。接著她開始想念過去那段平穩、無分岔、平凡到不行的生活,原來那樣的乏味之中,有某種快樂是當下的她無法感受到的,唯有受過傷、失去過,才能體認到那份乏味的快樂。
故事說完了。這樣套用正確嗎?也許似是而非,但我要說的是,再乏味的人都有他的優點,只是你不曉得,或是不想去發掘。
而華麗的東西常常華而不實,若生活經驗不夠,很容易就被那不紮實的外表所欺騙,因此到最後就算你受傷、再怎麼痛苦,對方也沒有感覺。
若有天,你說,你的眼光很好,你找到的是一個既華麗又真材實料體貼的人,那麼我絕對會萬分恭喜祝你幸福到老!
但若你只是自我欺騙,把愛情的糖衣批在對方的身上,假裝她很美好,那我只能說,下大雨時,糖衣就會溶掉。
漂亮的東西多引人注意,從中選擇並不難,所以,若可以在乏味的人中找到一個稀世珍寶,我覺得這個人才真的叫眼光好。(無聊的人也是有壞胚子的)
--------------------------------------------------
克魯曼專欄
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 by 克魯曼
2010/02/02
【陳家齊譯】
金融危機時,沒新聞就是最好的消息。冰島崩潰屢屢登上頭條,而加拿大特別穩定的銀行,則不太上報紙。
然而當世界把焦點從金融紓困轉向到金融改革時,無聲的成功案例應該和驚人的失敗享有同等版面。我們需要向成功的國家學習,而最佳範例就是我們的北方鄰居。現在,加拿大是個重要典範。
我知道,加拿大總被認為很無聊。新共和雜誌曾經宣布,「值得提倡的加拿大創新」是史上最無聊的新聞標題(這是1980年代紐約時報的一則評論標題)。但我一直覺得加拿大非常引人入勝,這個國家和美國極度相似,但不盡相同。因為太相似了,兩國的發展經驗一旦不同,很可能是出自政策差異,不是文化或經濟結構的差別。
而且,銀行業無聊就是件好事。先來談一點背景。過去十年來,美國與加拿大都面臨相同的全球環境,都面對亞洲廉價貨品與低廉資金大舉湧入。兩國的經濟學家都喜孜孜宣布,經濟大衰退已成歷史。
但當狀況開始惡化,兩國的遭遇卻截然不同。美國出現房貸違約暴增、幾家主要金融機構崩潰,其他則要靠政府鉅額紓困才能存活。加拿大沒遇上這些問題。兩國遭遇為何如此不同?
不是因為利率。許多評論者都批評聯準會把利息降到太低,維持低利太久,形成災難性的泡沫。但是加拿大的利率基本上緊跟著美國,所以看來,光是低利率並不足以造成金融危機。
加拿大的經驗看來也反對伏克爾的看法,這位讓人敬仰的前聯準會主席認為,金融危機的病兆起於金融業太大,範圍太廣,變成「大到不能倒」。但在加拿大,每家銀行基本上都是大到不能倒:因為只有五家銀行壟斷了金融市場。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經驗看來支持華倫女士(Elizabeth Warren)的看法。這位國會金融紓困監督委員會的主席認為,這波危機的起因是金融公司的欺騙性放貸。加拿大有一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該機構大大限縮了次級信貸。
最後,加拿大經驗看來支持,要讓銀行業保持安全,最好的就是保持金融業的無趣;也就是說,限制銀行的涉險業務範圍。美國也曾有過無聊的銀行體系,但雷根時期的解除管制讓銀行業變得危險刺激。加拿大則繼續享有快樂的乏味。
更具體來說,加拿大比美國更嚴格限制銀行的金融槓桿,也就是限制他們借錢牟利的規模。加拿大也限縮了證券化市場,這種市場讓銀行把眾多放貸包裹出售。銀行宣稱證券能分散減少風險,但實際上是讓銀行用別人的錢愈賭愈大。
毫無疑問,加拿大的保守讓銀行家無法像在美國那樣,發揮他們的聰明創意;但到頭來證明,這終究是件好事。所以,美國有機會仿效加拿大的成功範例嗎?
事實上,眾議院去年12月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原有機會讓美國變得更像加拿大。這個法案要成立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限制槓桿比例,並且透過要求銀行留下一部分的放貸,從而限縮證券化市場。
但任何法案都要60票才能過關的參議院能否通過金改法案,則是大有疑問。共和黨顯然死命反對任何實質的金融改革(沒有任何一位共和黨人投票贊成眾議院法案),而一些民主黨人也模稜兩可。
所以,我們很可能什麼都不作,或作得不足以防止下一場金融危機。但這可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作,隔壁鄰居已經明確說明,要怎樣才能安定銀行體系。
(作者Paul Krugman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不少人好奇問我:既然是乏味,為何又會快樂?
這句話其實是從經濟日報2/2登載的克魯曼專欄中的其中一句話,那篇文章就是以下轉貼的「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內容大概是講加拿大用很多限制把金融業變成無聊的撲克臉,但卻因為沒有創新、沒有冒險、沒有花樣,所以躲過了金融海嘯的襲擊。
這個編譯也翻得不錯,因為他也可以翻成快樂的無趣或是愉快的無聊之類的,但快樂的乏味很容易讓人眼睛一亮,但腦袋卻要多轉個幾圈去思考他要表達的意思~
後來我去解讀所謂的「快樂的乏味」,其實也可以套用在一段感情上。
若套用在人身上,那就好像是一個穩定生活,走路只靠邊走,而且從不會突然跳起舞來的人,每天過著無趣的生活,只有國定假日他才會跳舞。所以追女孩的時候會被當作是個無聊的人,而常被發好人卡,所以就繼續這樣擇善固執生活著。就算是有女孩看見這個優點而跟他在一起,過了好一陣子,也會因為沒有變化、毫無新鮮感,而出外打野食,尋求平日沒有的刺激、華麗、快感及冒險,於是就把這個無聊人拋在腦後。
但是過一陣子,女孩會發現,雖然那些新鮮的事物讓她感到有趣,但她真正想要的那個人卻始終得不到,因為才過沒多久,她自己也被別人視為無聊的舊物,因此她想要的人轉身離去尋找下一段新鮮感,於是女孩傷痕累累。接著她開始想念過去那段平穩、無分岔、平凡到不行的生活,原來那樣的乏味之中,有某種快樂是當下的她無法感受到的,唯有受過傷、失去過,才能體認到那份乏味的快樂。
故事說完了。這樣套用正確嗎?也許似是而非,但我要說的是,再乏味的人都有他的優點,只是你不曉得,或是不想去發掘。
而華麗的東西常常華而不實,若生活經驗不夠,很容易就被那不紮實的外表所欺騙,因此到最後就算你受傷、再怎麼痛苦,對方也沒有感覺。
若有天,你說,你的眼光很好,你找到的是一個既華麗又真材實料體貼的人,那麼我絕對會萬分恭喜祝你幸福到老!
但若你只是自我欺騙,把愛情的糖衣批在對方的身上,假裝她很美好,那我只能說,下大雨時,糖衣就會溶掉。
漂亮的東西多引人注意,從中選擇並不難,所以,若可以在乏味的人中找到一個稀世珍寶,我覺得這個人才真的叫眼光好。(無聊的人也是有壞胚子的)
--------------------------------------------------
克魯曼專欄
金改 學學無聊的加拿大 by 克魯曼
2010/02/02
【陳家齊譯】
金融危機時,沒新聞就是最好的消息。冰島崩潰屢屢登上頭條,而加拿大特別穩定的銀行,則不太上報紙。
然而當世界把焦點從金融紓困轉向到金融改革時,無聲的成功案例應該和驚人的失敗享有同等版面。我們需要向成功的國家學習,而最佳範例就是我們的北方鄰居。現在,加拿大是個重要典範。
我知道,加拿大總被認為很無聊。新共和雜誌曾經宣布,「值得提倡的加拿大創新」是史上最無聊的新聞標題(這是1980年代紐約時報的一則評論標題)。但我一直覺得加拿大非常引人入勝,這個國家和美國極度相似,但不盡相同。因為太相似了,兩國的發展經驗一旦不同,很可能是出自政策差異,不是文化或經濟結構的差別。
而且,銀行業無聊就是件好事。先來談一點背景。過去十年來,美國與加拿大都面臨相同的全球環境,都面對亞洲廉價貨品與低廉資金大舉湧入。兩國的經濟學家都喜孜孜宣布,經濟大衰退已成歷史。
但當狀況開始惡化,兩國的遭遇卻截然不同。美國出現房貸違約暴增、幾家主要金融機構崩潰,其他則要靠政府鉅額紓困才能存活。加拿大沒遇上這些問題。兩國遭遇為何如此不同?
不是因為利率。許多評論者都批評聯準會把利息降到太低,維持低利太久,形成災難性的泡沫。但是加拿大的利率基本上緊跟著美國,所以看來,光是低利率並不足以造成金融危機。
加拿大的經驗看來也反對伏克爾的看法,這位讓人敬仰的前聯準會主席認為,金融危機的病兆起於金融業太大,範圍太廣,變成「大到不能倒」。但在加拿大,每家銀行基本上都是大到不能倒:因為只有五家銀行壟斷了金融市場。
另一方面,加拿大的經驗看來支持華倫女士(Elizabeth Warren)的看法。這位國會金融紓困監督委員會的主席認為,這波危機的起因是金融公司的欺騙性放貸。加拿大有一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Financial Consumer Agency),該機構大大限縮了次級信貸。
最後,加拿大經驗看來支持,要讓銀行業保持安全,最好的就是保持金融業的無趣;也就是說,限制銀行的涉險業務範圍。美國也曾有過無聊的銀行體系,但雷根時期的解除管制讓銀行業變得危險刺激。加拿大則繼續享有快樂的乏味。
更具體來說,加拿大比美國更嚴格限制銀行的金融槓桿,也就是限制他們借錢牟利的規模。加拿大也限縮了證券化市場,這種市場讓銀行把眾多放貸包裹出售。銀行宣稱證券能分散減少風險,但實際上是讓銀行用別人的錢愈賭愈大。
毫無疑問,加拿大的保守讓銀行家無法像在美國那樣,發揮他們的聰明創意;但到頭來證明,這終究是件好事。所以,美國有機會仿效加拿大的成功範例嗎?
事實上,眾議院去年12月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原有機會讓美國變得更像加拿大。這個法案要成立個獨立的金融消費保護局,限制槓桿比例,並且透過要求銀行留下一部分的放貸,從而限縮證券化市場。
但任何法案都要60票才能過關的參議院能否通過金改法案,則是大有疑問。共和黨顯然死命反對任何實質的金融改革(沒有任何一位共和黨人投票贊成眾議院法案),而一些民主黨人也模稜兩可。
所以,我們很可能什麼都不作,或作得不足以防止下一場金融危機。但這可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怎麼作,隔壁鄰居已經明確說明,要怎樣才能安定銀行體系。
(作者Paul Krugman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